白背叶根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针灸篇 [复制链接]

1#

之前我有给大家讲解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与中医的治疗方法(文末有链接),中药药方是中医中的主要部分,但中医中对于人体经络穴位的使用可以说是“出神入化”,甚至外国人都无法理解其作用方式!那么针灸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时候效果如何?今天就整理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!

取穴特点

1.多取胃经经穴

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脾、胃、肠,而胃经属胃经脾。若脾胃失运,升降失司,清浊不分、混杂而下则致该病,故常选胃经经穴治疗。穴取天枢、足三里、上巨虚等。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曰:“飧泄,大肠痛,巨虚上廉主之。”

2.夺取任脉经穴

任脉循行在胸腹正中,总任全身阴经,而该病主要是因脾气不健,湿浊内停肠胃所致。因此历代多取该脉穴位治疗。常用穴主要是中脘、神阙、气海、关元等。如《千金要方》中记载“妇人水泻痢,灸气海百壮”;“灸脐中稍稍二三百壮”;“又灸关元三百壮”

3.常取背俞穴和督脉穴

膀胱经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之处,而督脉为诸阳之会。因此,刺激督脉穴与相关背俞穴,可以调整相应的脏腑功能,起到涩肠止泻(痢)之作用。常用脾俞、肾俞、大肠俞、胃俞、三焦俞、小肠俞、中膂俞、百会等穴。如《千金要方》曰:“肾俞、章门主寒中,洞泄不化。”“大肠俞主肠鸣腹胀,暴泄。”

4.常取足三阴经经穴

足三阴经内属肝、脾、肾,外循胸腹,肠腑功能常与之关系密切。故临床上亦常选用足三阴经穴治疗该病,主要取阴陵泉、三阴交、隐白、公孙、然谷、照海、太冲等。如《灵枢·四时气》:“飧泄,补三阴之上,补阴陵泉,皆久留之,热行乃止。”

常用腧穴

1.泄泻取穴

针灸治疗泄泻共涉及穴位一百余个,其中常用穴位及其穴次(穴位应用次数排序)为天枢、关元、中脘、神阙、气海、足三里、阴陵泉、三阴交、脾俞、水分、肾俞、隐白、百会、列缺等。

2.痢疾取穴

针灸治疗痢疾共涉及穴位七十余个,其中常用穴位及其穴次(穴位应用次数排序)为天枢、小肠俞、气海、神阙、足三里、关元、脾俞、三阴交、大肠俞、中膂俞、石门等。

针灸治疗方法

1.穴位贴敷疗法

取穴:神阙穴

方法:取中药艾叶5g,荜澄茄1.5g,吴茱萸1g,川椒、干姜、香附各15g,细辛、公丁香各10g,研末,与少许蒜泥混合成膏状,取少量敷于穴上,并用麝香壮骨膏固定,每两日换药一次,10日为一个疗程。

2.针、灸结合

取穴:天枢、上巨虚、止泻穴(脐下2.5寸)

辩证配穴:脾胃虚弱型加脾俞,足三里;湿热蕴结型加阴陵泉、水分;肝郁脾虚型加太冲、脾俞;脾肾阳虚型加关元、三阴交。

方法:天枢、上巨虚均采用针刺补法加灸,止泻穴采用针刺平补平泻法不加灸。每日一次,十日为一个疗程,疗程间隔五日。

3.化脓灸

取穴:天枢、足三里。

方法:以陈艾加少量人工麝香做成0.7cm的艾柱直接灸腧穴部位2~5壮,灸后用小膏药贴灸疮化脓,直至灸疮愈合为止。

4.太乙针、雷火针

取穴:中脘、气海、足三里。

方法:在施灸部位铺上棉布5~7层,将雷火针或太乙针的一端点燃,对正穴位,紧按在棉布上,使药气温热透入深部。如患者觉太烫,将“针”略提起,待热减再灸。若火灭了,就重新点燃再进行施灸。如有条件,可同时置备二枝,当一枝在熨灸时,另一枝可准备点燃,待一枝冷却,即能迅速换上另一枝,这样使药力随热力不断渗入肌肤,能够加强治疗效果。

雷火针

5.“中国灸”

取穴:中脘、天枢、脾俞、胃俞、大肠俞。

方法:用“胃痛灸”外敷,贴敷与穴位的皮肤表面,每日一贴,连续贴药二十四小时,五日为一个疗程,疗程间隔两日进行下一个疗程。

中医讲究辨证治疗,前面我所讲述的各种治疗方法为常用手段,如需更加准确对症治疗,还需经过诊治医生的诊断,查明病因,切不可贪图节省而私自试药。

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三部曲我已经总结完毕,希望能够对大家起到一些作用。如有问题可以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