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背叶根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芥川龙之介竹林中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相, [复制链接]

1#

大翎

日本导演黑泽明用黑白画面为我们呈现了一场“罗生门”。

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用冷峻、简洁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扑所迷离的“死亡素描”。

很多人不知道,黑泽明导演的电影《罗生门》其实是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《竹林中》,而非其同名小说。与电影不同,原著里并没有安排一个知道真相的人,它有且只有七个第一人称叙述者。

小说采用多人叙述的方式,对一个案件进行多次重复的叙述。但小说中常有的“上帝视角”消失了,只有一个没有出现在文本,却又确实存在的“审判者”角色。在这部作品中,作者不再拥有全知视角,他跟读者一样,是一个审判者、一个被忏悔的对象、一个聆听者。因此,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真相在何处。

实际上,芥川也无意告诉我们真相是什么,他用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,显示了“绝对真相”的不存在。因而,在我看来,《竹林中》所呈现的哲学性比艺术性更为明显。

竹林中,躺着一具胸口穿洞的男尸,现场没找到凶器,只有旁边杉树根上的一条绳子和一把木梳。地上的草和落叶被踩得乱七八糟,也许此前经历过一番激烈的搏斗。

故事以公堂审讯证人和犯人的方式展开,前四位叙述者(樵夫、行脚僧、捕快、老妇)都不是案件的亲历者,四人叙述的侧重点大相径庭,但可以确定的是:凶案发生地为竹林深处;死者是一名带刀和弓箭的武士;死者的妻子失踪了;强盗多囊丸带着死者的弓箭和其妻子骑的短鬓马。

至此,四人的证词仅提供了案件的背景线索,案件中最为重要的诸如凶器、死者伤口大小等信息都是模糊不清的。因而,后面三人的证词显得尤为关键。

①强盗多囊丸直接承认自己是杀人凶手。

可是,他强调自己本无杀意,只是纯粹对死者的妻子动了心思。他把二人骗到竹林深处,然后捆绑住武士,并玷污其妻子。由于受到女人的鼓惑,他才决定跟武士决斗。对了,他是堂堂正正跟武士决斗了23个回合,才最终把他杀死的。

②死者妻子真砂忏悔说自己是杀人凶手。

可是,她强调自己实在忍受不了丈夫蔑视、厌恶的冰冷目光,这目光使她浑身发抖,惊得不省人事。当她醒来后,丈夫依旧鄙夷地看着她,所以她决定拿起自己的短刀刺入丈夫的胸膛,然后再随他一起死去。对了,虽然丈夫嘴里塞满竹叶,发不出声音,但她一眼就能猜到丈夫同意了她的决定。

③死者亡灵借巫婆之口道出自己是杀人凶手(自杀)。

可是,他强调妻子被凌辱后,竟愿意跟随强盗,且要求强盗杀了自己的丈夫。强盗不从,反而一脚把她踢倒在地。妻子趁机逃跑后,强盗放了他,并拿走他的刀和弓箭。而他则在无尽的羞耻和绝望中,拿起妻子的短刀自杀了。对了,在他弥留之际,隐隐觉得有人悄悄拔走了胸口的短刀。

由此可见,三个涉案人都在抢着承认自己是凶手,三人的叙述都能自圆其说,看似合情合理,但如果合在一起看,却相互矛盾。那么,这当中谁在说谎?谁说的才是真相?

在《竹林中》的故事里,只有两个不可怀疑的事实:一、武士死了;二、武士的妻子被强盗玷污了;除此以外,文中的其他东西都是每个人心中的世界。芥川在结尾处仅留下重重悬念,没有给出任何结论,全凭读者自行思索。

显然,这不是一部推理小说,这个故事只是为了表达芥川长久以来的思想——怀疑主义。他曾不止一次表明自己是个怀疑主义者:“我对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怀疑主义者。即使在诗的面前,我也想努力做一个怀疑主义者。”

由此,我们看到,芥川在小说中提出的第一层怀疑是:每个人都有扭曲事实的动机,而这个动机往往是利己的。

强盗说,人是我杀的,但是我武功高强、光明磊落,且我是出于爱而不是欲。

女人说,丈夫是我杀的,因为他厌弃我、鄙视我。我是烈女,我也愿意陪他一起死。

武士说,我是自杀的,妻子比强盗更坏,我的尊严遭受了严重的践踏,我无法忍受此等羞耻,才毅然赴死的。

这三人,宁愿承担杀人的罪名,也不愿说出事情的真相。强盗杀人,却成了充满英雄气概的正义之士;女人杀夫,却成了忍受丈夫侮辱的贞洁烈女;男人自杀,却成了被妻子背叛的悲怆武士。

三人口中对自己品行的描述,完完全全符合当时的社会道德伦理标准,甭管他们杀人没杀人,他们高大的道德形象已成功被塑造,即他们的个人利益达到了。

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思考,故事中的客观事实即便能够被正确还原,那个所谓的“真相”就能得到确认吗?

小说中的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,去说有利于自己的供词,再看看小说外的读者,他们又何尝不是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不同的理解。有的人认为杀人的一定是被辱女人,有的人则认为强盗一定在说谎。

如果对同一个客观事实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,那么“真相”对于每个人来说,很有可能是根本不同的。

比方说故事中多次提到被辱后女人的眼神:在强盗眼里,她的眼神是瞬间着火似的,以致于迫使强盗产生要娶她的想法,并下定决心杀死武士;在武士眼里,她的眼神是痴迷的,他从未见过妻子这么漂亮过,让他顿生背叛之感;而在女人的认知中,自己的眼神应该是无助且羞耻的,甚至都无法与丈夫深恶痛绝的眼神对碰。

仅仅是一个眼神,就可以有多重解释,作为旁观者的我们,根本无法判断哪个是真相,哪个是主观臆断。或许,他们三人说的都是谎话,为了掩盖客观事实;又或许,他们三人说的全是真话,只不过是出于自己不同的解读罢了。

由此推断出颇具哲学味道的第二层怀疑:这世上根本不存在“绝对真相”,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全来自我们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。

其实,我认为《竹林中》这部短篇小说除了表达芥川的怀疑主义思想外,同时也阐明了真实与虚假的关系:真相往往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被扭曲,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意志作用到真相上,致使人们只能了解到事情的发生,却无法捋清其中的缘由。

现实也如此,比如当我们看到人们在争吵时,他们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大家都说自己有理。作为局外人的我们,永远只知道争吵这个事实,却无从知道争吵背后的真相。

因而,当我们执着于某件事或某个人的某一点去评论时,我们很有可能已经在扭曲事情本身,或者我们很有可能正在被事情扭曲着。

那么问题来了,如果真相是不可知的,那我们追寻真相的意义到底何在?

芥川龙之介短暂的一生并没有停下追寻真相的脚步,虽然他认为人都是利己的,人性是不可信的,但他仍旧在探讨人性的道路上艰难前行,以至于后来完完全全酿造了冷漠、厌世、悲观的人生态度。芥川对人性的深深怀疑,终究使他揭开了人生的真相,他说:“人生,远比地狱更像地狱。”

可是,这仅仅是芥川眼中的人生之真相。而我们不是芥川,我们的人生也不会是地狱。如果我们只知道唏嘘叹惋,认为人心着实不可知,沉浸于人言可畏的惶惶不安,和对真相不可知的恐惧中,那么不管真相到底存在不存在,这对我们都是毫无用处的。

而我认为,我们害怕的并不是探求客观事物的真相,而是害怕探讨人性的本质,但如果我们连追寻、探索的勇气都没有,那么我们内心对这个世界、对整个人生的构造也就不可能存在了。

这世上没有什么绝对的真实与客观,我们只是努力地学着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、去理解这个世界里的各种人、去形成仅属于自己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而已。

同理,此文仅仅是我对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《竹林中》的个人看法,并不涉及任何“绝对真相”。

我是爱读书的大翎,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